> 文章列表 > 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

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

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

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步骤,其目的是消除方程中的分数或分母,从而简化方程。以下是去分母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:

步骤:

1. 找到最小公倍数 :确定方程中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。

2. 乘以最小公倍数 :将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这个最小公倍数,以消除分母。

3. 化简方程 :对新得到的方程进行移项、合并同类项等操作,以化简方程。

4. 求解未知数 :解化简后的方程,找出未知数的值。

注意事项:

不要漏乘 :确保方程中的每一项(包括常数项)都乘以最小公倍数。

处理整数项 :整数项(如1)乘以最小公倍数时,不要漏乘。

去括号 :如果分子是多项式,需要先加上括号再去分母。

示例:

假设方程为 \\(\\frac{2x}{3} + \\frac{x-1}{2} = 1\\),去分母的步骤如下:

1. 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,这里是6。

2. 方程两边乘以6,得到 \\(6 \\times \\frac{2x}{3} + 6 \\times \\frac{x-1}{2} = 6 \\times 1\\)。

3. 化简得到 \\(4x + 3x - 3 = 6\\)。

4.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到 \\(7x = 9\\)。

5. 解得 \\(x = \\frac{9}{7}\\)。

结论:

去分母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,通过乘以最小公倍数可以简化方程,便于后续求解。务必注意在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任何项,并正确处理多项式分子中的括号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如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?

去分母后如何化简方程?

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实例有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