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合同解除后如何追究违约责任

合同解除后如何追究违约责任

合同解除后如何追究违约责任

合同终止后追究违约责任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:

1. 确定违约行为 :

确认合同是否因一方违约而终止。

2. 合同条款 :

查阅合同中关于违约责任的条款。

确认合同中是否有关于违约金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等约定。

3. 损失赔偿 :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五百八十四条,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,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。

赔偿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损失。

4. 补救措施 :

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采取补救履行措施。

5. 违约金 :

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,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。

如果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过低,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调整。

6. 协商解决 :

双方可以尝试通过协商解决问题。

协商不成时,可以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维权。

7. 诉讼时效 :

违约责任的诉讼时效通常为三年。

8. 其他责任 :

合同解除后,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。

已经履行的部分,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,要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。

9. 注意事项 :

即使合同解除,违约责任条款仍然有效。

赔偿损失的范围可能不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。

请根据具体情况,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,采取适当的法律行动来追究违约责任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合同终止后如何计算赔偿损失?

合同解除后违约金如何调整?

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违约责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