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学习计划 > “风物最萧洒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风物最萧洒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风物最萧洒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风物最萧洒”出自宋代苏颂的《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》。

“风物最萧洒”全诗

《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》

宋代 苏颂

子牟在江海,心存魏阙下。

君居虽远方,不忘朝廷者。

筑室负郊郭,虚堂连广厦。

浮梁江湖间,风物最萧洒。

官罢得优间,一到休车马。

开轩命宾客,棋壶杂觞斝。

园亭助登览,山川入骚雅。

霄汉不可跂,惓惓谁能舍。

目睇西北云,丹成此倾泻。

出还拥旌旟,归复傲林野。

真得吏隐趣,岂累荣名假,宦游羁绁中,适意如君寡。

《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》苏颂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》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译文:

子牟在江海,心怀魏阙之下。

君居虽远方,却不忘朝廷。

筑起府邸负担郊郭,宽敞的厅堂相连。

悬浮的桥梁在江湖间,景色最为幽雅。

官职告别了繁忙,一到这里便放下了车马。

敞开窗户款待宾客,棋局和酒杯交杂。

园亭辅助登高游览,山川景致进入骚雅的诗意。

苍穹之上不能止步,心绪纷纷谁能舍弃。

目光望向西北方的云,红霞倾泻而下。

出门时抱着旌旗,回归时又以傲慢面对林野。

真正得到了隐逸者的乐趣,岂会因虚名而累赘,

在宦海游荡与束缚之中,恰如你一样自由自在。

诗意:

这首诗以徐郎中高居鄱阳望云台的身份为背景,表达了苏颂对徐郎中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通过描绘郊外的府邸、江湖的桥梁和山川的景致,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环境,与忙碌的官场形成鲜明对比。作者将徐郎中的隐逸生活与自己在官场的境遇进行对比,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苏颂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基础,通过对徐郎中隐逸生活的描绘,抒发了作者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繁忙、功名的厌倦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,通过对府邸、桥梁、山川的描绘,营造了一种幽雅恬静的氛围。同时,通过对自由与束缚、名利与隐逸的对比,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优美,展现了苏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心境的向往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邯郸房产信息